今天是:

他山之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美国和芬兰开展劳动教育的经验做法

发布日期:2023-03-06    作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光明日报》    点击:

芬兰:注重实际操作

芬兰一直较为注重开展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劳动教育。中小学阶段开设跟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技术课、纺织课和家庭经济学课程。技术课和纺织课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开设。技术课上,学生学习使用锯、刨子等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木工制作。比如三年级会制作木船,五年级能制作木钟。中学阶段可以使用更为复杂的器械,制作木椅等家具,以及简单的电器,比如可以制作简单的播放器。纺织课上,学生要学会使用缝纫机,小学阶段进行简单的布艺制作,比如靠垫、手机包等。初中阶段,设计相对复杂,计算机设计、制作等方式会被学生引入课堂制作。初中阶段还开设有家庭经济学课程。学生在课上学习烹饪、熨烫衣物等。一堂家庭经济学课,学生准备、制作一顿美食并现场享用,其间还插空熨烫衣物。男女学生都积极投入其中,竭尽全力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芬兰不仅明确设置一些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也会在其他一些课程中内含劳动教育的精神。以芬兰一所学校六年级的一个物理课项目为例,课上,老师提供给学生一箱工具,让学生做成汽车或船,目标是汽车或船能够运动起来。工具箱里有木块、气球、皮筋、泡沫、轮子等。这是“做中学”的典型案例,也是芬兰在其他学科贯彻劳动教育的一种方式,将劳动精神贯穿到各学科的学习中。

总的来讲,芬兰设置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生活,同时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劳动教育。而其他科目中劳动教育的渗透,得益于芬兰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发挥他们的研究能力将课程整合,保证了学生通过动手做来内化一些学科知识和能力。

美国:以生计教育为特色

美国劳动教育的兴起与其本国的实用主义传统是分不开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帕克、克伯屈等推动下,“做中学”就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主张,以借此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20世纪70年代,面对就业市场的萎靡不振,学校教育无法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自主谋生的人才,时任美国教育总署长官西德尼·马兰提出了“生计教育”倡议,主张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必需的谋生技能。很快便在社会上取得了广泛认同。1977年,国会又通过了《生计教育刺激法》,通过拨款等方式促进中小学生计教育,劳动教育自此有了法律保障。

在中小学校开设生产劳动课程,是美国劳动教育的基本主张,也是生计教育的主要诉求。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产劳动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接触当代社会形形色色的职业,以保证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兴趣、资质与特长,学习到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经受一定的劳动锻炼,从而在中学毕业或中途退学时可以自由选择职业或继续升学。在1~6年级,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职业认识”,目的是通过单元教学,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自我意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认识劳动的价值,提高儿童对职业的了解;在7~10年级,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职业探索熟悉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并开始在职业群中做出尝试性的选择;在10~12年级,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在其选择的某些职业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并确定未来发展方向。高中毕业后,一部分学生将进入社区学院学习,毕业后从事技术性工作;另一部分则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进入社区学院学习的学生,开始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或是开始学术生涯,或是从事进一步高端职业技术训练。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团队,张晓光副研究员撰写芬兰部分,赵章靖博士撰写美国部分,张永军博士负责统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