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日期: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校务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务公告 >> 正文
c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6日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c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以服装和机电为主干专业的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85年,占地2376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5795平方米,总资产95130707元。教职工158人,在校生3010人。学校实行部级制管理模式,共有机械电子部、纺织服装部、学前教育部、信息技术部四个专业部。共开设19个中专层次专业和5个“3+2”大专层次专业。学校坚持“特色内涵发展”办学思路,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抓质量、抓内涵的特色办学之路,学校各项工作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肯定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办学效果显著。其中,学校各专业学生在参加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发挥出色,屡创佳绩,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41铜。学校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功入选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

1.2 学生情况

1.2.1招生情况

我校2019年共招生1069人,其中“3+2”大专240人,普通中专822人。连续多年在校生人数稳定在3000人以上。从生源地来看郑州市559人,占总人数的 52.6%;外地市生源占总人数的47.4%。

1.2.2学生毕业情况

2018年毕业生人数1035人, 2019年毕业生人数1064   人。

1.2.3学生结构

全校学生共计3010其中三年制中职2520人,3+2五年制高职490人。

1.3教师队伍

项目

2018年

2019年

增长数

增长率

专任教师人数

138

139

1

0.7%

生师比

18.3:1

18.1:1

-

0.9%

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人数

137

137

0

0

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人数

19

19

0

0

高级职称专任教师人数

36

36

0

0

“双师型”教师人数

34

44

10

29%

兼职教师人数

28

29

1

3.5%

1.4设施设备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68911192元(包括通用设备原值25056078.07元,净值9407819.64元专用设备原43855113.76元,净值24773323.65元),总工位914个,生均工位0.31个。其中2019年新增校内实训设备资产504090元,新增工位40个,分别包括:航空仿真教学软件(180000元),合唱台(30000元),舞蹈室音响设备(32600元),电子钢琴房音响升级(38440元,手提电脑(59000万元),美容实训室(193750,40个工位)。2019年报废设备资产数为8081462元。包括:古筝20台计算机机房1个(60台)电子钢琴房1个(30台),轨道交通实训室2个(60台),投影仪15台等共计185台,取消工位170个。

项目

2018年

2019年

增长数

增长率

校园面积(

23760

23760

校舍面积(

25795

25795

设备总值(万元)

7360.85

6891.12

-469.73

-6.4%

生均设备价值(万元)

2.44

2.31

-0.13

-5.3%

实训实习工位数

1044

914

-130

-12.4%

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

0.35

0.31

-0.04

-1.1%

图书总数(万册)

14.2

14.4

0.2

1.41%

生均图书(册)

44.2

44.4

0.2

0.45%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学校以德育工作为抓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作为德育序列化建设的指导,做到“专业有重点,每月有主题”,形成覆盖全年的主题文化月活动;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开齐开足德育课,在校生犯罪率为零。

学校强化学生教育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8.5%;学校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达98.7%以上;学校重视体育卫生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坚持做好“两操一活动”,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体质监控,学生体质测评合格率达98.7%;学校规范学籍管理,注重学业水平监控,学生毕业率达100%。

文化课合格率:  2018年考试 1882人,合格率 97%

                2019年考试 2012人,合格率 98.5%

专业技能合格率:2018年参评1882人,合格率97.2%

                2019年参评2011人,合格率 97.4%

体质测评合格率:2018年 2014人, 达标率97.2%

                2019年 2011 人, 达标率 98.7%

毕业率:        2018年毕业1035人,毕业率 94.7%            

                2019年毕业1064人,毕业率 100%

2.2在校体验

学校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开展工作,从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等方面狠下功夫,开展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理论学习方面,采用小步子、小台阶、慢节奏、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满意度达到90.6%;在专业学习方面,以社会人才需求为依据,加强专业课课程优化与改革,与社会先进技术和理念加强衔接,学生满意度达92.5%。学校每年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两次学生评教2次,通过座谈、评教,及时发现学生的需求和期盼,最大限度满足教育教学各方面的需要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布局紧凑,环境整洁卫生,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坚持开展主题月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校重视和支持学生社团建设发展,2019年拨付有5万余元的活动经费,购置活动道具、服装等设施,确保社团活动正常开展。目前,学校有42个学生社团,并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在各项比赛和文体活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活动效果明显,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均较高。

2.3资助情况

学校领导一贯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全面做好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实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评议和认定,对贫困生助学等进行认真的评选,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我校主要资助方面有国家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校内资助(全年事业收入的5%)。

2019年春季享受免学费人数为2898人,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为443人,校内资助人数为154人;2019年秋季享受免学费人数为2992人,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为483人,享受国家奖学金人数为5人,校内资助人数为75人,校内资助按学校当地文件规定比例,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金经费比例为5%,作为学校资助。结合国家下达的文件,我校还坚持有建档立卡的学生一一资助到位,坚决做到不漏一人,保障我校每一位贫困学生能安心学习

2.4就业质量

专业

就业率

2018年

2019年

增长率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00%

100%

0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

100%

100%

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100%

100%

0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100%

100%

0

电气运行与控制

100%

100%

0

焊接技术应用

100%

100%

0

服装设计与工艺

100%

100%

0

人物造型设计

100%

100%

0

市场营销

100%

100%

0

电子商务

100%

100%

0

计算机平面设计

99%

100%

1%

计算机网络技术

99%

100%

1%

美术设计与制作

100%

100%

0

学前教育

100%

100%

0

 

 

 

专业

对口就业率

2018年

2019年

增长率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00%

100%

0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

100%

100%

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100%

100%

0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100%

100%

0

电气运行与控制

100%

100%

0

焊接技术应用

100%

100%

0

服装设计与工艺

100%

100%

0

人物造型设计

100%

100%

0

市场营销

93%

95%

2%

电子商务

93%

93%

0

计算机平面设计

90%

90%

0

计算机网络技术

85%

86%

1%

美术设计与制作

100%

100%

0

学前教育

100%

100%

0

 

专业

初次就业起薪(元)

2018年

2019年

增长率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2600

2600

0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

2600

2600

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2300

2300

0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2400

2500

4.1%

电气运行与控制

2600

2600

0

焊接技术应用

2700

2700

0

服装设计与工艺

2600

2600

0

人物造型设计

2500

2500

0

市场营销

2500

2500

0

电子商务

2500

2500

0

计算机平面设计

2200

2500

13.6%

计算机网络技术

2500

2500

0

美术设计与制作

2000

2100

5%

学前教育

1800

1800

0

 

      对口升学

                 对口升学

2018年

2019年

增长率

本科

3

4

33.3%

专科

177

368

107%

 

2.5职业发展

一是学校就业部门和专业部负责人通过与用人单位沟通发现,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的职业岗位迁移能力,所谓“职业岗位迁移能力”,指的是就业者可以适应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变动。如一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他具备了良好的沟通、协作、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转行做销售、广告、宣传等职业,也能胜任岗位要求。

为了让我校毕业生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脱颖而出,并且具备较强的职业岗位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能力。学校每周一下午开设几十的选修课让学生挑选,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组织和管理多种社团活动,我们还定期开设企业专家进校园讲座,培养学生商业素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视野。

二是在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方面,学校通过深入校企合作,请企业专家进课堂,同时尝试在服装、计算机、美术设计等专业开展工学交替等形式的深度产教融合,从岗位要求出发,规划专业课程,坚持专业课程必须和行业企业共同建设的原则。

三是学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除了二年级的就业指导课程里专门增设创业课程模块外,我校还邀请郑州市人社局下属的创业培训讲师团队进校园,给学生们讲比较实用的创业技巧及国家相关政策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继续完善服装机电、信息、学前教育四大类专业群。2019年,重点结合国家新型产业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机电部以机械制造技术专业牵头,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和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为提升现代制造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中等技术人才;信息“电子商务专业作为重点发展专业学前教育部音乐美术专业建设成为学校职融通实验项目的特色专业;服装部拓展服务型专业群建设,开美容美体专业,同时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入选河南省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公共基础课改革

依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公共基础课开设全面,课时足额,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抓好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2018、2019年,学校组织优秀教学团队对所有公共基础课开展精品化教案和课件的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公共基础课的信息化教学的运用;公共艺术、历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环保等课程普及到所有专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2 专业设置

目前学校开设的有纺织服装、学前教育、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四大类,19个专业,近年来,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增设了电子商务、楼宇智能自动化、航空服务、美容美体等专业,同时对陈旧专业的方向进行调整,电子电器专业从传统的家电维修过渡到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光伏发电等方向,把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类专业逐步取代传统专业。结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枢纽,学校加大对电子商务和航空服务专业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3.2.3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常抓不懈的一项任务,针对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做了以下几方面:一是鼓励教师学历提升;二是加强教师业务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理论水平;三是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鼓励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提升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四是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运用。

    3.2.4 课程建设改革

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适应专业与产业衔接的桥梁,因此,加强课程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课程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逐步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的对接,优化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式、模块化、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学,实现教育目的,学校先后在服装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等专业作为第一梯队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室内设计、美容美体、电子商务、航空服务等专业作为第二梯队教学改革专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大胆尝试工学交替、见习、跟岗教学等工作,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寻找到了专业发展的新活力点。

    3.2.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面贯彻执行中职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鼓励各专业部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了工学交替、见习、跟岗等活动,全面推动2.5+0.5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细化实施性教学计划,加快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2.6 信息化教学、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依托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和更新信息化教学设备、软件,补充教学资源等。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开展授课、考试;学校每年举行教师信息化说课比赛,微课制作比赛等;教师自行开发课件、制作微视频、课堂实录等不断补充信息化资源;同时与企业联合开发一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效果明显。

3.2.7 教材选用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选取,以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教材选用目录上的国家规划教材为主,另外结合学校、专业和学生实际,学校组织专业知识扎实,专业基本功强的教师联合企业,开发项目式、模块化校本教材作为辅助教学;教材的选用原则:以国规教材为纲,教研组长牵头,组织任课教师选用教材出版社和版本,并论证,部主任首次审核,教务处组织骨干教师终审确定学生使用教材。

3.3 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成长,制定了《c青蓝工程教师培养计划》,稳步推进教师学历提升、专业成长、专业理论水平提高等。2019年7位教师参加了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6位教师参加了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10位教师参加了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9位教师参加了省、市基础课骨干教师培训;27位教师参加了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培训;80人赴燕山大学信阳参加了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12名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

3.4 规范管理情况

3.4.1组建专家队伍,全面参与学校事务管理

学校成立了由企业、学校负责人、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专业带头人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依据各委员会的《章程》开展工作,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长效机制。

3.4.2依托督导委员会,开展监控评价工作。

学校以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科工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为依据,完善教学管理“三二二”教学监控制度,坚持“三课”(新入职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达标课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两评”(教师教案展评、学生作业评改展评)、“两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员化学生技能大赛)制度等制度。通过学校督导委员会监控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3.4.3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管理

学校采用双线联网,总带宽约为200M。其中教育网出口带宽约100M,电信出口100M。校园网络固定信息点总数425个,学校有线网络覆盖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所有办公区域,无线网络覆盖全校。2019年学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修订了数字化校园的管理制度;对迎新系统、教务系统、OA等子系统进行了定制开发,使之更好的服务学校师生;梳理了一部分教学资源,为接下来的资源库建设打下的基础;制定了未来三年高水平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3.4.4落实安全管理,打造平安校园

一是学校监控设施完备,应急处置设备齐全,保安、宿管人员专职负责。二是安全教育、应急疏散演练常态化、规范化,培养师生安全意识,掌握生存技能。三是认真落实校园巡逻队及夜班值班制度,能够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加强隐患排查整改,有效杜绝了各类违法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了学校正常秩序。四是认真开展“六员进校园”活动。学校继续与治安管理大队、消防大队、食药局、团市委青少年服务中心等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打造平安校园。五是后勤部门严把食堂卫生关,对食品的采购、加工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师生饮食安全。六是规范三年级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学校配备有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就业的组织、管理等工作。在统筹安排整体工作、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充分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做好对实习生的跟踪调查,走访用人单位、邀请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献计献策。

3.4.5狠抓日常常规,落实学生管理

学校坚持把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安全结合起来,坚持抓常规、抓细节、抓养成,保证学生学习生活秩序安全稳定。一是认真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新生入学后,开展为期1个月的军训及入学教育活动,将军训与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专业引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入学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生团体辅导、集体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三是抓好学生安全工作。政教处、团委、专业部、班主任,齐心协力,群防群治,共同做好学生安全工作。四是做好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防控工作。加大矛盾排查和值班巡查力度,防止各类事件发生。

3.5 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坚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德育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我校“三线三课”德育工作模式:一是学校继续丰富“三线三课”德育内涵,指导德育工作开展;依托“三课”(即校本课程: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课),通过“三线”(学科教学的德育主阵地作用、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的德育体验、实习实训中公民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等三条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抗挫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乃至一生进行合理规划。二是落实日常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校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抓实一日常规管理,每月突出1-2个教育专题,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节、仪容仪表示范月、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第三,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活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四是依托学生社团活动,拓宽育人渠道。在全市星级社团评比活动中,送教志愿者社团被评为郑州市五星社团、健美操社和急救志愿者社团被评为四星社团。学校每年均要召开两次科工社团文化节,通过社团文艺展演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团委组织学生志愿者活动和学生研学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清明祭英烈、追随总书记足迹——黄河研学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锻炼了团学干部团队。

3.6党建情况

3.6.1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及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总支部始终把抓学习作为提高党员和教师队伍思想素质,促进师德师风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3.6.1.1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笔记、有反思、有讨论交流。通过每周的例行学习,学校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认识得到了统一,形成了争做学习型管理者的积极氛围。二是继续完善干部的培养、考察、选拔、竞争上岗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提升。三是树立为教育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业务能力,为全体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3.6.1.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精神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认真落实“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深入开展学习教育。通过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编制必学科目与自选科目,将讲话精神与业务工作融会贯通,以学促改。实践中,学校党总支制定了学习计划方案,把每周二、四定为党员活动时间,确保学习“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求每人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并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考试,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水平。

3.6.2以深化民主管理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学校总支部以进一步深化民主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了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为学校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3.6.2.1加强党的建设,认真做好组织发展工作。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学校总支部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切实深入群众,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教学第一线,放在优秀青年教师身上。利用学校基层党校,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进行共产主义信念教育;对培养对象的培养工作做到培养计划、培养负责人和培养考察内容三落实。

3.6.2.2深化民主管理,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为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提供保障。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努力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坚持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制度,定期召开总支部委员会和行政办公会,对党内的和学校的大事、要事进行集体商讨,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三是依托学校教代会等,切实将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落到实处。针对学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如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等,做到了政策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四是以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为主阵地,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加强沟通,努力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依法管理,照章办事。

3.6.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3.6.3.1注重作风建设,保证风清气正。近年来,我校总支部坚持以严格自律的态度,打造作风建设的基石,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作风建设的理念。带动全校干部职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执行工作纪律的自觉,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加强了监督检查和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办法,真正让工作实际在制度范围内落实,确保了全校干部职工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实践中,组织开展了行风评议、师德师风评议等活动,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和师德师风的监督,组织全体教师签订了《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承诺书》,保证了学校的优良教风和校风。

3.6.3.2注重廉政建设,打造廉政校园。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坚决贯彻执行教育局党组《关于“三重一大”决策和监管意见》,坚持所有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安排、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由支委会和校领导干部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所有重大采购项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标。

3.6.4做好群团工作,支持群团组织按章程开展活动

3.6.4.1大力支持工会工作。工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组织教工投身课程改革、教育科研、民主管理、积极为学校管理与发展建言献策。实践中,工会曾组织了歌咏比赛、广播操、拓展训练等活动,每年安排一次职工身体体检,积极参与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的毽球、乒乓球比赛,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寓教于乐,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凝聚作用。

3.6.4.2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以党建带团建。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立足团队特色,展示学生特长,指导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各种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了团队自身建设,突出了团员队伍建设,使各班团支部在团建等方面有较大发展,使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カ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团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引导青年教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3.6.4.3做好退休员工工作。学校总支部非常重视离退休职工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方针政策,配备专人负责离退休职工工作。一是落实离退休职工的政治经济待遇,学校坚持“从优”、“共享”的原则,逢年过节,学校领导均亲自前往探望。二是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定期组织离退休职工例行体检、“重阳节”外出参观考察等。三是定期召开离退休职工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学校工作,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一方面,维护好合作多年的宇通客车、跨世纪幼儿园、河南精华科技、河南千顺实业、汝州市宣和坊汝瓷、青岛海尔等企业。另一方面,多种渠道拓展实习、就业基地,搭建信息服务平台。2019年全年,各专业部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稳步推进企业见习、跟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活动,引郑州兴河模具有限公司入校,开展前校后厂的实习与教学融合模式;与河南美愫美容服务有限公司、郑州风铃美容有限公司、河南臻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千顺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精华科技有限公司、汝州宣和坊汝瓷有限公司、郑州三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推动校企一体人才培养。

4.2 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安排,合理安排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实训及顶岗实习,除个别年龄未达到实习要求和特殊情况的学生,实习参与率达到100%。学校围绕学生和企业的需求,广开校企合作渠道,争取更多实习机会,与区域、政府部门、行业、商会、社会团体等多方合作,共同推进实习实训教学活动。学校采用信息化手段来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各班配有实习指导教师为学生实习保驾护航,同时我们针对专业模块集中实习的学生派遣驻厂老师全程跟踪管理。另外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巡视老师,定时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摸查汇总。学校还邀请著名心理学老师及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针对学生实习考核,学校实行实训处和专业部两级管理,分级考核,就学校实训处和专业部两级承担责任。经调查,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实习满意率一直保持90%以上。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能力明显提升。

2019年,学校积极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与河南汇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河南千顺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去吧看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若宇服饰有限公司4家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培养协议,总计培养150名初级服装定制工、80名初级茶艺师、50名初级电子商务师。

学校年均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输送中级技能人才700人以上,已成为地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1%以上,毕业生平均月薪2500元以上;我校开设专业时首先要做市场调研,全部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5.2对口支援

2019年,学校积极开展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认真落实帮扶卢氏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一是派遣1名中层干部、3名骨干教师到卢氏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长期支教;二是多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及骨干教师的短期互访交流活动,两校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校企合作、技能大赛等方面实现了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2019年我校政策性经费总收入48864505.79元,其中人员经费17356473.2元;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611413.02;事业单位医疗698001.00元;住房公积金1205223.00元;公用经费11484091.00元(包括:生均公用经费收入6352228.00元,补充公用经费5131863.00元)。

6.2政策措施

一是学校引入ISO9001管理体系,修订完善《c管理制度汇编》,实现学校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二是学校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完善人事管理相关制度,尤其是建立健全教职工动态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人员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空编数量及相关情况,严防“吃空饷”问题发生,切实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实行责任追究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7.特色创新

7.1党建引领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c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加强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创新育人方式,不断提升德育工作实效,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实践中,学校党总支打造“党建+”的育人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工作“三融合”,即党建与育人工作融合、与教育教学融合、与学校改革发展融合。多形式探索实施“党建+德育”、“党建+教学”等融入式党建工作法,使党建与育人工作同心同向,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进步。

7.1.1“党建+德育”,突出育人主渠道

7.1.1.1更加突出价值观育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时时浸润学生的心田。坚持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主题活动、书香校园活动。大力推进中职生时政教育,学校校报开辟“时政宣传栏”,每天晚自习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组织学生观看主流价值观影视作品,今年组织各班级观看了央视专题节目《榜样4》、《开学第一课》,使全全体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理想信念和时代精神教育。

7.1.1.2更加突出文化育人。文化滋养心灵,文化涵育德行。一直以来,学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提出打造美丽校园、快乐校园、幸福校园的“三步走”目标,启动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实践中,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连续多年举办校园杯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推出校本教材《经典诵读》读本,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

7.1.1.3更加突出实践育人。实践是最生动的课堂。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积极开辟德育“第二课堂”。每年,学雷锋日开展“向先进学习”主题月活动;清明节到中原英烈馆开展“祭英烈”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郑开国际马拉松”等大型活动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等。今年组织学生会、团委学生干部先后参观了“二七纪念馆”、“黄河博物馆”、“郑州好人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践活动,稳固了学校意识形态的建设阵地,引领学生牢固树立主流意识价值观。

7.1.2 “党建+教学”,夯实育人主阵地

7.1.2.1加强党建夯实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坚持“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的鲜明工作导向,积极探索教师成长的新型培养机制,把更多优秀教师培养发展为党员,把优秀党员教师培养成学校骨干。实践中,学校党总支按照“发挥一个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两个在前(吃苦在前,奉献在前)、奉行三个在后(享受在后,名利在后,待遇在后)、履行四个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学校服务,为企业服务)和达到五个提高(提高党员形象,提高人文素养,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工作业绩)的要求,在广大党员和教师中开展“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并开展创建“党员示范岗”、争创“岗位标兵”等活动。

7.1.2.2加强党建夯实课堂建设。党建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师生创造最优质的发展环境,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学校总支部部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抓工作实效上,把落脚点放在促教育教学发展上,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抓住重点,突出优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实践中,为了营造学校学习及学术氛围,党员教师主动担起“领头羊”职责,开设了党员示范课,通过党员教师们精心准备的课程,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展现党员教师的风采,激发广大教师上好课的信心和热情。由大部分为党员教师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满足了学生不同类别、不同兴趣、不同学习阶段选择多元化的需求,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智慧得以成长,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健康成长的乐园

7.2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动专业发展

服装设计与技能工作室在河南省教育厅、郑州市教育局技能工作室办公室和专家组的指导下,立足学科实际和中职服装专业发展的现状,面向全省、全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现“专业引领、实践探索、共同发展”。

7.2.1日常工作制度规范化

为确保工作室扎实稳步的发展,发挥每位成员的特长,工作室合理的拟定出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工作计划,明确到每位教师每阶段的工作任务及学习任务,成立了技能工作室微信群,每月组织集中学习或自主学习,并适时的进行交流研究,建立学员个人成长档案。

7.2.2提高科研能力,开发校本教材,指导教学工作

随着工作室的建立与发展,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逐步抛弃了“以教师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并应用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模式的确立促进了校本教材的整体构成及开发,通过不断的研修,制定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构架与内容,使教育教学更加贴合实际。目前教育部“十三五”规划教材《服装概论》、大赛推荐教材《服装款式设计技能大赛指导手册》已经出版并使用。多篇论文发表在《服装学报》、《纺织导报》等专业学术权威杂志上。多篇省级、市级课题如《技能大赛对中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影响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等顺利结项。

7.2.3培训研修提升专业素养

在工作室平台下,积极开展多方合作交流活动,一是定期邀请各专业领域专家,让师生了解最新专业资讯和知识,拓宽师生知识面、开阔师生眼界,学习最新技术技能;二是积极参与社会或高校组织的各种专业相关活动,加强对外联系,既学习先进经验,又展示自我水平,激发师生专业热情,增强自主学习动力。2019年组织学员参加了中国海洋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的培训;同时参加了中原工学院组织的汇报演出活动,并作为唯一一所中职学校参加了河南省大学生时装周的专场演出。花芬老师和朱昀老师评为郑州市第一届技术能手,朱昀老师被评为河南省技术能手,刘庆玉老师获得郑州市人民政府技术标兵,成员李丽娜老师被评为郑州市大师工作室主持人。

7.2.4工作室模式对教育教学的促进   

7.2.4.1学生们在“实战”中与社会接轨

一年级的部分学生负责手工设计及制作,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做设计助理和制版助理,竞赛班的学生负责样品的制版和制作。形象设计和平面模特专业的学生负责模特的造型的造型设计和拍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负责客服和店铺推广以及中长期业务开展,定期换岗,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提前感受“职业人”。

7.2.4.2主题式教学,淡化“课程”的概念

在常规教学中,将真实工作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中,引入到课堂中,龚老师的设计课已经进行了这种模式的初探,把产品的风格表述给学生,让他们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学生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有效促进服装、营销等相关专业的课堂教育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极大的促进

7.2.4.3师生互动,双方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通过示范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实训基地有机结合,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7.2.4.4有效促进课程建设

在主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现有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课程教学内容的覆盖面,课程和市场需求的适应性等问题,不断个人思考、共同探讨并逐步改进。

7.2.5取得的成果

技能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搭建了一个学习提高、探讨交流、开放务实和全面发展的综合平台,使全体成员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在理论水平、科学素养、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有了突出的进步和显著的提高,2019年郑州市学生技能测试整体成绩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工作室专业成员在各学校均成长为骨干教师,在郑州市服装专业教育教学领域起到引领作用。

经过近20年科工人的拼搏,我校服装设计和工艺专业实力雄厚,发展势头良好,已经逐渐成为全省闻名,全国知名的品牌专业。截至目前,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表演专业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10枚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2015年我校牵头制定了河南省服装设计与工艺和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两个专业的教学标准;2019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届技能大赛全员化主题论坛暨第一届服装专业全员化大赛论坛在我校举行。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校园面积和空间拓展困难。目前我校的校舍、实训场地、运动场所等最基础的办学条件与在校生规模严重失调,办学空间成为一直以来制约我校办学规模发展最关键的硬伤和瓶颈。

8.2学校各专业间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情况,骨干专业服装专业的办学规模及效益有待提高;机电专业与省内同类学校相比,专业优势还不够明显,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措施:以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双高”建设项目为契机,加大机械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专业、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美容美体专业、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建设和推进;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高水平专业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强服装专业群建设,提高专业办学的社会效益。

8.3 2.5+0.5学制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措施: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与河南千顺的、室内设计专业与宣和坊汝瓷、计算机网络与精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校成功的企合作为契机,加强经验总结与分享,逐步辐射到学校各个专业。

8.4 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教学改革有待加强

措施:借助双高校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和提升信息化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建立教务基站,推动教学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建立智慧化课堂系统,实现教学信息化的实施。

 

 

 

2020年2月

 



Copyright@2009-2011 16877太阳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6012712号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丰乐路2号 网站:www.jianshengjy.net Email: zzkjgyxx@zzedu.net.cn

Baidu
sogou